唐代人首蛇身伏羲女媧圖:女媧執規,伏羲執矩。一九六七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,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院館藏
關於上古傳說中號為「三皇」的三位聖王,有各種說法:
伏羲、女媧、神農(《風俗通義》引春秋運斗樞、《補三皇本紀》)
伏羲、燧人、神農(《風俗通義》引禮記含文嘉和尚書大傳)
伏羲、黃帝、神農(《尚書·序》、《世本》輯本、《三字經》)
伏羲、祝融、神農(《風俗通義》引禮號謚記)
伏羲、共工、神農(《通鑑外紀》卷一稱有人以共工并羲、農為三皇)
天皇、地皇、泰皇(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載秦臣之言)
天皇、地皇、人皇(《春秋命歷序》)
道教《洞神八帝妙精經》載「九皇圖」,以初三皇為虛、空、無之變化,授人長生之訣。中三皇為玄、元、始之應變,各有其名號,統領天兵神將,收治鬼祟。後三皇為天皇君伏羲人首蛇身,地皇君女娲人首蛇身,人皇君神農牛首人身,為治世之聖王。
明朝朱權編纂的道教事典《天皇至道太清玉冊》則以上三皇為玉清聖境元始天尊盤古氏、上清真境靈寶天尊地皇、太清仙境道德天尊人皇,為道、經、師三寶。中三皇為天寶君、靈寶君、神寶君,受玄、元、始之炁。下三皇為天皇大昊伏羲氏、地皇神農炎帝氏、人皇黃帝軒轅氏,各有其治世之功勳。
因《周易·繫辭傳》提到伏羲氏、神農氏,故伏羲、神農通常在三皇之列。漢代以後,又將伏羲等同太昊,神農同炎帝。《太平御覽》在〈女媧氏〉之夾註,表示「稱三皇者多有不同,以太昊、炎帝為二皇,其一或稱女媧,或稱祝融,或稱共工,未知孰是」。他書之中,又有以燧人、黃帝為三皇之一者。
三皇本指遠古三位聖王,和五帝並稱,《春秋命歷序》則以為天地初立後有天皇、地皇、人皇為三皇。這兩說後來又逐漸合流,《風俗通義》引《尚書大傳》,以燧人為天皇,伏羲為人皇,神農為地皇。《洞神八帝妙精經》以伏羲為天皇,女媧為地皇、神農為人皇。《天皇至道太清玉冊》以伏羲為天皇、神農為地皇、黃帝為人皇。